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39章 赏罚信招降败军,怪嗔娇三娘错意

“给我管足他们的饭,要是愿意留下的,天天有饱饭,能够拿军饷……嗯……就是不愿意留下的,一人给五贯钱打发回乡。”

狄泉知道,这些宋军士兵大多数都是拖家带口的,他们因为家庭的缘故,可能不会留在山上。

即便是狄泉会给他们提供比宋军要优厚的口粮和军饷。

而狄泉正好趁此机会,给他们发点路费,让他们回乡,他们必然会感激狄泉,从而给狄泉扬扬名。

俗话说的是“兵匪不两立”,他们大难不死,还拿了狄泉的钱,自然会把狄泉当成好人,千恩万谢,这给狄泉说两句好话,不为过吧!

而狄泉也清楚,自己的条件,也是可以吸引一大批宋军投降的。

首先就是在军粮和基础军饷上,狄泉保证不会克扣。

土豆、红薯、玉米、南瓜,该有的都有了,该种的也都种了,现在的梁山马上就要不缺粮食了,顿顿管饱没问题!

要知道,在这个年代,很多人就为了一口饱饭,能铤而走险,至于这些士兵,甚至都吃不饱。

顿顿饱饭,这诱惑力着实是不小。

再者,在军饷上,狄泉直接不克扣,按照军功爵制的套路,有功必赏。

这就和宋朝不一样了。

宋代军饷的主要组成部分为:月俸,口粮,春冬衣,酱菜钱,三节赏赐、这几个大块。

此外,军属无论是留营还是随军,有营房可供士兵及其家属居住。

这样看起来,宋代的士兵在“衣食住行”方面均是由政府承担,但实际情况呢?

众所周知,宋代自打太祖皇帝赵匡胤那会儿,就定下来了这么一个“崇文抑武”的基本国策,为了防止“陈桥兵变”再度上演,所以对武将的地位进行打压。

但是,就军事支出来看,宋代虽然武备松弛,但是宋朝的军费可并不低,甚至可以说远超唐代。

众所周知,宋代的“三冗”给整个国家的财政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负担,而三冗中,花费最高的自然是冗兵。

宋代采取的是募兵制,维持了一支数量极大的常备军。

在宋仁宗时期,北宋全国的军队有一百二十五万,宋英宗时期,虽然削减了一些,但仍然还有一百一十六万军队,军费所需要的支出,曾经一度达到了国家总收入的十分之八九。

这简直骇人听闻,当年汉武帝穷兵黩武的打匈奴,横征暴敛,搞得四海空虚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